马本斋(1901-1944),回族,原名马守清,经名尤素夫,河北省献县人。幼时在本村书院读书,因家贫停学。1915年,冀中大旱,他随父闯关东,在饭馆当过学徒,给牧主放过马。1921年投身奉军,从兵士升至团长。十多年的兵马阅历,他亲眼看到军阀干戈连连给大众带来的巨大灾祸,遂越来越厌恶这种日子,羞与为伍。
1931年九一八事变,东北军采纳不抵抗方针,导致东三省很快沦亡。具有着激烈爱国心的马本斋目击山河破碎,怒其当局不争,奋笔赋诗:“风云多变山河愁,雁叫霜天一叶秋。男儿空有凌云志,不尽苍江付东流。”1935年,他勃然投笔从戎,弃官返乡。
1937年7月,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役,铁蹄蹂躏华北大地。马本斋的家园东辛庄,村内房子被焚毁,乡民遭屠戮。他立誓,血债要用血来还,决计挺身而出,安排抗日义勇军,与日军搏击。
马本斋在寺内举行全村大会,他慷慨激昂地讲演:“乡亲们,咱们光明正大的中华民族凭什么让日本鬼子欺压!不肯当亡国奴的,请到我这儿报名,咱们抱起团来跟日本鬼子干!”会后,乡民争相报名,附近村里的青壮年也积极参与。所以,一支由回族人占主体的义勇队宣告树立。
1938年3月,马本斋率部投身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军,参加到八路军的部队。6月,冀中军区教训总队树立,马本斋任总队长。8月,教训总队受命到河间县沙河镇驻防,主要使命是整训。到1939年1月,教训总队先后举办了4期青训班,把其间的优异分子吸收参加我国。很快,总队各级都有了党小组,成为部队的中坚力气。同年春,教训总队改编为冀中军区支队,马本斋任司令员。马本斋十分注意用员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。他对政治部主任丁铁石说“我在旧戎行中混了十余年,感染了不少坏习气,你们要好好协助我改造。”一同他还表明了要求参加我国的激烈希望。1939年3月,经上级批准,马本斋参加我国。他在自愿书上这样写道:“我决计为回族公民的解放奋斗到底,而回族公民的完全解放,只要在我国的协助与领导之下才干完结。”自此,马本斋在思想上与安排上,都有了一个新的开端和高度。他用实际行动,饯别着自己的誓词。通过整编整训,部队的思想觉悟和军事素质大幅度的提高,大批回族青年闻风而来,强大了支队。1939年10月,日军向冀中军区发起全面进攻,马本斋率部投入战役。从开端的几回作战中,就显现出他优异的指挥才干,从青县杜林缉获日军轿车开端,连战皆捷。
马本斋指挥的支队,杰出的特点是长于打埋伏,伤亡小,能敏捷处理战役。1940年夏天的康庄战役,便是一个超卓的战例。马本斋派少量军力佯攻安家庄据点,自己则率主力埋伏在康庄的一片开阔地里,静候衡水增授日军。待日军进入埋伏圈后,他一声令下,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,只是几十分钟就获得成功,缉获一批轻重机枪和1门平射炮。尔后,部队乘胜追击,不断从日军手中夺得兵器,配备自己,部队从数百人发展到2000人左右。
巧取榆科的战役,则更具传奇色彩。支队侦察员探知深县城内有70余名日军要去榆科,当地伪军预备迎候。马本斋抓住时机,命三弟马进坡扮装成日军小队长,带领兵士假充日军,大模大样地抢先抵达榆科。伪军见“皇军”驾到,在据点外迎候。支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当场击毙伪军30余人,其余人则乖乖做了俘虏。支队在马本斋的带领下,转战冀中一带,巨细数十战,令日伪军丧魂落魄,居然在相互发誓时说:“谁要办了亏心事,叫他出门碰见马本斋!”1940年10月,冀中军区举行第三次政治工作会议,为了赞誉支队的战绩,特赠予一面写有“无攻不克,攻无不克,打不垮、拖不烂的铁军”的锦旗。11月,支队受命合作八路军百团大战第三阶段战役,接连激战三昼夜,完结了预订方针。
1941年,支队在无极县一带成功完结捍卫麦收的使命后,转到子牙河东的大城、青县、建国一带活动,重创日军。日军山本联队长闻之胆寒,给各据点下了一道指令:百人以下的部队禁绝走出据点。
数年里,这支勇敢的支队,在马本斋的带领下,走遍了整个冀中平原,打了许多仗,不只点着了深南、大清河北等地的抗日烽烟,克复了白洋淀周围的大片土地,还拓荒了无极、藁城等抗日根据地。支队在烽火硝烟中,一步步地生长强大起来。
日军知道武力不能降服马本斋,决议抓捕其母白文冠作为人质,迫使马本斋屈服。1941年8月,日军围住东辛庄,把全村人圈起来,强逼他们供出马母。乡民不讲,日军当场就枪杀了两个青年。这时马母挺身而出,呵斥道:“你们这些日本匪徒,不是要找马本斋的母亲吗?我便是。你们胆子太小了,不敢找马本斋,只敢欺压咱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老大众。”马母被抓后,马本斋收到河间、献县敌人送来的劝降信,他很自傲地说:“母亲是顽强的人,她不会上敌人的当。”
日军软硬兼施,逼马母写信劝降马本斋,未能得逞。后又派奸细哈少甫前去拐骗,马母严词痛斥道:“我儿子抗日,我死了也荣耀。不像你们这些的奴才,卖国屈服,侮辱了教!”
马母宁死不屈,她滴水不进,粒米不沾,以绝食反抗,历9天吐血而终,以身殉国,享年68岁。马本斋得知母亲卑躬屈膝,为国尽忠,沉痛万分,奋笔疾书:“巨大母亲,虽死犹生;儿承母志,持续奋斗!”在母亲的感化下,马本斋的战役决计愈加坚决。他指挥支队同兄弟部队一同,克复了河间,解放了交河等地。10月,支队受命转至冀鲁豫拓荒新区,马本斋任冀鲁豫军区3分区司令员,仍兼支队司令员,坚持在范县、濮阳、东明、冠县一带活动。
1942年5月,日军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的直接指挥下,集结5万军力,在冀中军区发起“五一大扫荡”。不久,日军专门抽调4个师团,构成合围,妄图将冀中军区的八路军一扫而光。为了保护主力部队包围搬运,减轻冀中军区的压力,招引日军主力视野东移,了解环境的支队自动承当了保护使命。5月中旬,马本斋率部攻击泊头、交河两个重镇,随后又再次攻击泊头,给敌人极大杀伤。很快,日军把主攻方向转向支队,冀中军区电令部队在完结保护使命后敏捷撤离该区域。但是此刻,支队已处在敌人重围之中,马本斋镇定镇定,指挥部队在接近日军据点的方位荫蔽起来,在与敌人斡旋几圈后,于6月1日部队悄然进入高庄纪庄一带。这儿坐落日军两个据点的结合部,归于“扫荡”的盲区。马本斋本来预备等日军主力往后,再率部包围。孰料,一支几百人的日军后续部队忽然向高庄、纪庄进通,一旦进村,支队将暴露无遗。为了保存有生力气,支队从景阜公路包围,通过4小时的搏杀,部分兵士总算杀开一条血路。此次包围战中,日伪军被歼300余人,而支队亦遭沉重丢失,100余人壮烈牺牲,200余人身负重伤。当月,为了保存这支少量民族抗战力气,上级决议对支队实施战略搬运,向鲁西北进发。一同,支队与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兼并整编,马本斋被任命为军分区司令员兼支队司令员。9月,他率部转战山东,先在鲁西北树立抗日根据地,后又受命前进鲁西南。因为长时间与日军艰苦征战,马本斋积劳成疾,于1944年2月7日病逝,终年43岁。遗体安葬在他生前从前战役过的鲁西莘县大镇张鲁集。
3月17日,中心在延安为马本斋举行了盛大的悼念大会,题挽词“马本斋不死”。朱德总司令的挽联:“壮志难移,汉回各族榜样;节操不死,母子两代英豪。”